中央放大招,前海自貿區擴大7倍!粵澳港大灣區IC行業迎來哪些發展機遇?電子發燒友原創 文/章鷹)新華社消息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了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》在9月6日發布,前海合作區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,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。方案特別明確,進一步擴展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,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14.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.56平方公里,擴張幅度超7倍! 方案指出,前海合作區將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,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,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,創新合作區治理模式;在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方面,前海合作區將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,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,提升法律事務所對外開放水平,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。 前海的合作區今年有哪些成果?前海自貿區擴容7倍后,給深圳高科技行業帶來哪些利好?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利好是怎樣的?筆者對兩位專家專訪后,進行了初步的解讀。 前海自貿區擴容,帶來國際化人才回流和項目合作機會據悉,前海合作區累計注冊港資企業1.14萬家,2020年,前海合作區實際利用港資38.02億港元,占據前海實際利用外資的88.3%。截至到今年3月,前海累計注冊信息和科技服務企業3.22萬家,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422家。據長城戰略咨詢《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》顯示,前海共有6家企業上榜,整體估值達653.5億美元,占粵港澳大灣區上獨角獸估值的47.43%。2021年第一季度前海注冊企業專利授權量1368件,同比增長20%。 從現在規劃的圖片顯示,前海自貿區從原來以前海合作區為基礎,擴充到四個區域:南側毗鄰的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〔東至后海大道、近海路、愛榕路、招商路、水灣路,南至深圳灣,西至月亮灣大道、珠江口,北至東濱路,包含中國(廣東)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蛇口區塊〕22.89平方公里;北側毗鄰的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29.36平方公里,機場及周邊片區30.07平方公里,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23.32平方公里。 廣東半導體重點項目,人才引入和成熟團隊建設也需要助力6月28日,廣東就擬定了七大半導體開工項目,其中,廣州粵芯半導體二期最新計劃,將新建 90~55nm 高階模擬工藝生產線,新增月產能2萬片12 英吋硅晶圓。2021 年計劃完成無塵車間裝修、設備安裝,以及生產輔助設施建設。 芯謀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在去年的廣州半導體大會上,曾經對媒體表示,全國芯片產能不足,各地大上芯片項目,爛尾項目多,自2006年以來,大陸12吋晶圓代工新進入主體中,只有粵芯一家實現了量產。2021年以來,華虹、中芯國際都在加速這個進程。 現在半導體行業缺人,缺有經驗的人;缺團隊,缺成建制的成熟團隊。前海自貿區擴大7倍,在引入高端人才一直是自貿區的重要落地措施之一。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媒體表示,前海吸引高端人才政策的大背景是全國興起的“人才大戰”。前海迎來了與香港合作的新機遇,人才往往是項目、技術、資金的載體,尤其是高端人才,延攬高端人才是前海形成新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向。這也為深圳乃至廣東引入半導體的高層次人才帶來政策利好。 硬科技創新和持續發展需要引入高精尖的人才,做產品規劃、開發和產品應用,然后幫助創新企業進行差異化的產品定位,建立自身技術的優勢和技術壁壘。這個聚焦“硬創科技”的基金目標就是解決一些國內卡脖子問題,他們在審核的企業資料時候對比技術標準把關比較嚴格,一旦進入,就是看好這些創新企業的技術背景和發展路徑。他認為,前海自貿區如果引入國際知名大學學者和高徒,也可以帶動當地高科技行業的創業。 作者章鷹,微信號zy1052625525 |